【開欄語】
歲月不居,時節(jié)如流。多少思想,力透時光之背。
百年來,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,成為黨不斷前行的精神密碼、行動指南。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“七一”重要講話精神,我們特別開設“紅色光譜”專欄,探尋黨百年輝煌的精神根源和歷史必由。
神六順利返回,圖為宇航員費俊龍和聶海勝。視覺中國供圖
【關鍵詞】航天精神
西北大漠,荒涼寂寥。唯有胡楊林,“生而不死一千年,死而不倒一千年,倒而不朽一千年”,這是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周圍,最震撼的風景。
1958年,酒泉迎來十萬大軍——新中國第一代航天人。從此,十萬大軍“深藏身與名”“同天斗、同地斗”,開啟壯麗人生?;亟ǔ珊?,蘇聯(lián)撤回專家,并放言“中國的導彈上不了天”。聽到此話,發(fā)射場司令員、老紅軍孫繼先大聲吼道:“我就不信這個邪,離開他們,咱們就不行?搞!”
這一聲“搞”,搞出中國第一枚地對地導彈“東風一號”;搞出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“東方紅1號”;更是搞出60余年不間斷的“東方紅衛(wèi)星”“神舟飛船”“嫦娥探月”“天宮飛行器”“北斗系統(tǒng)”“天問計劃”邁向太空,把中國科技創(chuàng)新的征程,推向無限的星辰大海。
這是從一窮二白創(chuàng)造出的奇跡。中國航天,用寂寞的狂奔,只爭朝夕的死磕,打破外國人的壟斷和封鎖,創(chuàng)造了世界航天的中國時代。
2005年,隨著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,“特別能吃苦,特別能戰(zhàn)斗,特別能攻關,特別能奉獻”的航天精神被載入史冊。長眠在大漠的700多位航天英烈,以及一代代航天人,他們發(fā)揚紅軍長征精神,征服科技的“婁山關”“臘子口”,就像大漠里的胡楊林,永遠向上生長,目標星辰大海。
【他們說】
在將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緊密結合的過程中,“干驚天動地的大事、做隱姓埋名的國人、將熱血傾灑在祖國建設中”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和擔當。學習航天英雄事跡,我們甘愿把青春和生命奉獻給祖國的偉大事業(yè)。
——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、博士 楊真真
“航天精神”凝聚著中國人敢向天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脈,激勵著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奮斗,讓“可愛的中國”屹立于蒼穹之上。沿著紅色精神航道,胸懷夢想、自立自強,匯聚民族復興沖天之力,中國夢必將抵達更浩瀚的星辰大海。
——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(qū)紀委監(jiān)委 汪曦永
“鐵干蹲身書傲骨,虬枝舉臂破蒼穹?!敝袊教鞆臒o到有,從弱到強,正在于一代代航天人面對封鎖不信邪,勇攀高峰不畏難。中國青年只有堅定胡楊般的拼搏意志,與自我斗爭,同困難對抗,才能有所作為,不負時代。
——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生 羅旭
文案/組織:陳曉丹 音頻:曾慧 海報:彭婧 朗讀:舒高(湖南廣播電視臺)